【食譜分享】 童年回憶之港式蜜汁蛋散 (無豬油版本)

By May - 2月 04, 2022

港式蜜汁蛋散

在網上看到關於蛋散起源故事:  相傳舊時候,家家戶戶都會準備油角過年,有一戶窮人家買不起做油角的餡料,所以只有麵粉和雞蛋。他苦苦思索,最終還是把已揉好的麵團擀扁然後下油鍋,於過年時招待客人。客人吃過都感到十分新奇,問窮人這是甚麼美食,窮人答: 「因為配料中有蛋,吃起來的特點是像散架了一樣,那就叫蛋散吧」

雖然故事仍有待商榷,但無阻人們對蛋散的喜愛。在粵語中,「蛋散」亦可用作罵人。我也看到了兩個版本: 1. 蛋散不是各種油器中的主角,只是一個閒角,用來形容無用之人 ; 2. 蛋散和粵劇中的「旦散」(類似閒角) 讀音一樣,用來形容不成氣候的無用小人物(我想我也可以用「蛋散」來形容自己哈哈哈)。

很多人都說在香港茶樓的甜蛋散很可口,亦是逐漸失傳的美食,可惜我未有機會品嚐。而我第一次吃甜蛋散是在香港的大同老餅家買的,那酥軟的口感配上微甜的麥芽糖漿真是令人欲罷不能!由於農曆新年的關係,我決定在家做這一道可口的油器,讓西先生嚐一嚐我那記憶中的味道。這個食譜做出來的口感並不像咸蛋散那麼酥脆,甜蛋散的口感是外鬆內脆,十分滋味,聽聞用豬油能做出更鬆脆的口感,下次有機會要試一試!

食譜:
低筋麵粉 387g 
雞蛋 4隻
泡打粉 7g
梳打粉 2g
植物油 18g (我用的是液體那一種煮食油)

糖漿:(比例1:1:1)
白砂糖 100g
麥芽糖 100g
水 100g

做法:
1. 大碗內放入麵粉、泡打粉及梳打粉後拌勻。在中間挖出一小洞放入雞蛋及植物油,混合成團後鬆弛30分鐘
    
2. 30分鐘後將麵團揉至光滑,蓋上乾布再鬆弛1.5小時
(揉大約1分鐘即變光滑)
3. 在桌撒上麵粉,將麵團從碗內取出放在工作桌上,麵團不用再搓,直接撒上麵粉後再用擀麵杖擀至薄可透光
(我把整個麵團分開了3份,感覺會更容易處理)

可以看到自己的手指即可
4. 切成一份份後疊起兩片麵皮,在中央向直劃一刀,然後拿着麵皮頂部在中間穿過,蛋散形狀即成
(麵團下必須撒有麵粉,否則會黏在桌面上)


5. 鍋中放油,開中高火

6. 用木筷子檢查油溫,見有泡泡快速冒起便可以開始炸蛋散,炸至兩面呈淺黃色從夾起瀝油
(也可放一小片麵皮於油內,若麵皮立刻發脹及迅速浮起,表示可以開始炸蛋散。而我建議是每次只炸兩個蛋散,因為要不斷翻面,確保兩面是淺黃色後夾起,每個蛋散炸大約45秒至1分鐘即可)
三份之一的麵團已經可以做到一大盤蛋散

7. 準備一個鍋,倒入砂糖和水,開中火,煮至砂糖融化後加入麥芽糖,再煮至麥芽糖融化及沸騰後,不用關火,把炸好的蛋散逐一放入糖漿中浸一浸後夾起,放涼後食用。

十分可口,一個接一個停不下來!


  • Share: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